学习,一直在路上
——岗位练兵有感
【发布日期:2017-04-11】 【来源:】 【字体显示: 】 【阅读:次】
 

 从去年招聘考试,到今天已经快有一年的时间没有接触片段教学。想想去年此时也是全心全意、日夜为这片段教学消得人憔悴,今日再拾起却已经有些陌生,果然应了那句“三天不读口生,三天不练手生”。

下午片段教学的课题是《搭配重的学问》。在教学过程中,我以学校即将举行的体育节为基点引入课题:运动服要怎么搭配?有几种穿法?预设有些小朋友会急着回答,说的就不够清楚完整,由此引出“记录”的方法和“有序”的思想,保证了搭配中的不重不漏。根据维果斯基的“最近发展区”理论,把二年级学过的“固定十位法”作为本节课孩子学习的起点,由此启发孩子可以通过固定上装搭配不同下装,再举一反三联想到“固定个位法”所以还可以固定下装搭配上装。在记录方式上则是由繁琐的“画出衣服样式”到用文字或图形或字母表示衣服,这样更加简洁方便,通过对比,突出由多样化到优化的思想过程。

首先要反思的是我的“胆大包天”,作为新手上路,在上讲台之前我没有提前做好充足的功课——备课不到位,临了匆匆忙忙备了课就上了台,备不足自然讲的不甚有底气,慌慌张张,对此我愧疚万分,今后万万不敢如此。

在随后的教研过程中,我收获许多。尤其是对板书和课堂语言这两个点颇有感触。板书自是要通过日常练习和备课规划来琢磨。而课堂语言这一块,也恰好是我的心病。如何能够在保证孩子听得懂的前提下使自己的语言简练?我时常觉得自己一节课上完很累,甚至懒得再说一句话。想来就是课上“太嗦”,这样自己说的累孩子听得也烦。我们总是提倡要把课堂还给孩子,让孩子去说、让孩子去做,让孩子自主发现,可是我却总是担心孩子不会,盲目想让孩子说,既延误了教学进度,还可能会打击被提问的孩子的积极性,恨不得全是自己“包说”。久而久之便养成了“絮絮叨叨”重复又重复的习惯。一句话嚼到自己都觉得无味,更何况是孩子呢?所以我想,要改变这一教学习惯,一是要对学情有充分的把握,这样才懂得何时放手,有充分的信心相信孩子可以做好,这就要求我要把握每一个反馈的机会:提问、课堂练习、作业、考试、与家长的沟通交流等等。工作半年多,我总想不明白明明自己对孩子很用心,可为什么效果不尽人意。如今细细想来,怕是这份心还没用到点子上。光逼着他们写作业、改作业、听老师说,这有什么用呢!还不如放慢脚步、留点工夫,观察孩子对症下药。第二就是要在备课上多下点功夫。都说“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”,这样想来还真是如此。这个点我该说什么?换个说法能不能更精准、更自然顺口一些?这样问能问到点子上吗?孩子对这个问题是不是会产生歧义?把琢磨“如何讲透这个知识点”转化成琢磨“如何引导孩子讲透这个知识点”,这都得靠备课时的“细细打磨”。看来,在这个没有学生的舞台,还真得多下点功夫喽!

另外,今天还有些收获——来自“老教师”们的启示。那是时光给予的气度,那抹声音令我好生艳羡。无论是春烟老师、荣哥还是师傅,在我看来,他们的声音仿佛有种磁性,那是来自内心的安定力量,可以感染整个课堂。我想如果换成我是春烟老师或者我是学生,坐在台下连着听了好几个同一课题的片段教学之后,突然来一个像荣哥那样别致的“辣不怕”导入,也会觉得很有兴趣吧。还有师傅对知识点有条理的层层剖析,设计的恰到好处的延伸,清晰的逻辑仿佛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,让人特别有听下去的欲望。同样的一节课,为什么别人就能把教学设计处理的这么有味道,而我的教学设计却是像干瘪的没有水分的豆荚呢?这让我想起荣哥说的:别把时间都给学生,留一点时间给自己。给自己干嘛?给自己学习,琢磨琢磨书中的道理、琢磨琢磨别人家课堂的亮点,这和磨刀不误砍柴工是一个理。希望自己能坚持下去!(文  林灵)

 


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联系我们 | 站点地图 | 使用帮助
Copyright@ 2015 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

闽ICP备15023619号

闽公网安备 3503040200913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