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聚焦问题链设计 赋能数学素养培育 | |
| ——省级课题开题报道 | |
|
|
2025年10月11日下午,我校数学组成功立项的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2025年度开放课题(立项批准号:KCB2025005)——“大单元视域下小学数学问题链的设计与实践研究”开题论证会在力行楼六楼录播室如期举行。课题负责人、市“新课标领头雁”陈曼凌老师携14名成员参会,特邀高级教师欧东彬老师担任论证专家,为课题研究精准导航。 一、课题全貌详解:锚定核心,明晰研究路径 主持人陈曼凌首先明确会议议程,随后详细介绍课题的研究背景、核心框架与实施路径。她指出,《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(2022年版)》明确提出“以大单元教学整合知识结构,通过问题驱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”,但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,问题链设计普遍存在“层次断裂、目标偏离、与单元逻辑脱节”等问题——部分教师仅围绕单课时设计零散问题,难以引导学生构建系统化认知,导致思维训练浅表化。 基于此,本课题以“大单元整合”为统领、“问题链设计”为核心,聚焦四大研究内容:一是分析教师在问题链设计与实施中的困境,梳理核心痛点及成因;二是探索“单元大概念—核心问题—子问题”的构建路径,建立结构化问题序列;三是提炼促进学生持续探究的教学策略,优化课堂互动方式;四是构建“教学评一体化”模式,实现问题链与素养评价的深度结合。课题创新点在于突破“单课时问题链”局限,建立“大单元—问题链—核心素养”关联模型,开发适配人教版教材的本土化设计模板。 二、成员凝心聚力:分工尽责,务实攻坚研究 课题组核心成员表示,将在主持人的带领下,锚定“素养导向”核心目标,严格按照研究计划推进各阶段工作,加强成员间的沟通协作,确保研究方向不偏、节奏有序,力争产出有实践价值的成果。其他课题组成员也一致表态,将根据分工各司其职,以严谨务实的态度投入研究,凝聚团队合力,高质量完成课题任务。 三、专家精准把脉:肯定价值,靶向优化提效 欧东彬老师结合自身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经验,对课题给予高度认可:“该课题紧扣新课标要求,直面教学痛点,将‘大单元’与‘问题链’深度融合,既有理论高度,又有实践温度——尤其是聚焦人教版教材开发本土化模板,能直接解决一线教师‘不知如何设计’的难题,推广价值显著。” 针对研究细节,他提出三点核心建议:一是问题链设计需强化“认知梯度”,契合不同学段学生认知规律;二是实践过程中要注重“失败案例分析”,梳理困境解决策略,增强成果参考性;三是“教学评一体化”需细化评估指标,避免评价模糊。 本次开题论证会为课题研究明确了方向。课题组表示,将吸纳专家建议,优化研究方案,以“务实、创新”的态度推进实践,力争2027年如期产出研究报告、案例集与论文等成果,为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教学注入新动能。(文字:李志香 图片:陈曼凌 审核:教研室)
|